聊聊营销-营销主体

营销主体

主体,哲学上讲事物的主要部分,本地生活场景下营销主体,主要指用户围绕什么下单。

  • 平台新客优惠 主体是平台,期望用户在平台下单
  • 店铺满减优惠 主体是店铺,期望用户在该店铺下单
  • 特价商品优惠 主体是商品,期望用户购买该商品。
  • 配送费优惠 主体是配送费,期望用户使用该平台的配送服务
  • 支付优惠 主体是支付方式(例如微信支付),期望用户使用该支付渠道

主体对技术架构的影响

  • 对优惠咨询的影响,即通过什么查询营销优惠信息。
  • 对优惠金额的最大值的影响,即优惠的内容能否溢出主体价格

对优惠咨询的影响

业务软件架构绝大部分都是基于业务模型来建设,最终业务模型反映到存储模型上。

举个具体例子,假设某个平台,有100w商户,每个商户有100个商品,每个商品可独立配置优惠,也可能是组合优惠。
可预计的优惠规则是个庞大的数量,主体的选择对性能影响是非常大。

以平台为主体方案

  • 优点 对平台新客等其他平台类优惠友好。
  • 缺点 对商户类优惠,或者商品类优惠,效率较低,无区分度,性能较差
  • 实践 实际上基本不采用该方案。

以商户为主体的方案

  • 优点 对商户类,例如满减优惠比较好友
  • 缺点 平台类活动会导致数据倾斜严重(假设平台对应的商户id为0),连锁店商品
  • 实践 一种做法是平台商户给一个池子列表(例如 商户id 1,2,3 都算平台商户), 通过池子二次hash,从而解决数据倾斜问题

以商品为主体的方案

  • 优点 对商品类,例如特价比较友好。
  • 缺点 数据量较大,有标准商品库是可以的。
  • 实践 例如品牌商户,可口可乐做优惠,这种新零售场景下的标准商品是比较复合的,但是像外卖,A店的辣椒炒肉和B店的辣椒炒肉完全是两个商品,就不和适合了。

以配送费为主体

  • 实践 小众场景,目前配送费是抽象成一个订单商品(动态定价的商品,受重量,时段,天气等影响)

以支付为主体

  • 实践 小众场景,目前抽象支付优惠作用的是支付单,不影响订单实付金额,新增一个支付方,等于是混合支付。

对优惠金额的影响

例如 一个商品原价10元,特价2元,配送费1元,有一个满20减5元的活动,假设满减的门槛是按照商品原价,
用户购买2件商品,则实际支付是1元还是0元,则取决于满件的优惠主体是什么,是否能作用于配送费,这个目前没有标准答案,选择不同,结果不同。

实际过程中,没有标准的答案(有优点就一定有缺点),要看业务发展阶段,技术架构是随着业务发展一起演变